利害關係人專區
利害關係人與議題鑑別程序
泰山的利害關係人維持和七大群族溝通,維持互助合作關係,主要分類如下:
A. 投資借貸:股東與銀行團
B. 銷售買賣:經銷商/客戶/消費者
C. 營運管理:治理群/員工
D. 製程關係:供應商/代工廠
E. 社區互動:廠區鄰居/公益或環保團體
F. 法令管理:政府單位/評鑑單位/專家學者
G. 輿論掌握:媒體記者/廣告商/公關商/網路鄉民
重大議題分析結果
本年度報告書編撰程序中,針對33 個議題依循GRI 準則,以利害關係人包容程度、經營永續性、重大性及完整性等角度,重新檢視GRI準則之重大主題及報告書內容,發現重大議題33 項中有8 項重點議題,連結至GRI 準則中的各項主題,並以「經濟、社會、環境」之必要報告及食品安全管理重點,作為本年度報告書編製依據。
01產品追蹤追溯管理 | 12營運變化預告期 | 23間接經濟衝擊 |
02食品衛生與品質管理 | 13自願設置食品安全實驗室 | 24物料再生 |
03經營與財務表現 | 14產品標示與行銷原則 | 25職場不歧視 |
04遵守食安法規 | 15廢棄物管理方式 | 26供應商影響 |
05採購國際認證產品原料 | 16空氣排放管理 | 27節能作法 |
06顧客安全與健康 | 17員工多元化與平等 | 28強迫或強制勞動 |
07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 | 18教育訓練是否良好 | 29客戶隱私 |
08對供應商、代工廠進行稽核 | 19人權的保障政策 | 30杜絕貪腐 |
09引用水與排放水管理 | 20環保法規遵循 | 31市場地位 |
10勞雇關係 | 21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| 32採購管理 |
11食品廠的廠房規格 | 22在地社區關係 | 33參與公共政策 |
主要關切議題與溝通方式
利害關係人 | 主要關注議題 | 溝通方式/管道 |
---|---|---|
經銷商/客戶/消費者 (商品買賣關係) | 1.遵守食安法規 2.採購具國際認證標準 3.食品衛生與品質保障 4.顧客安全與健康 5.產品追蹤追溯管理 | 1.業務拜訪各通路廠商 2.不定期消費者市場調查 3.每日客服專線接聽處理 4.網路公告產品暨公司資訊 5.產品標識資訊揭露 |
股東 (投資關係) | 1.廢棄物管理方式 2.採購國際標準認證產品原料 3.用水與排放水管理 4.食品衛生與品質保障 | 1.每年召開股東大會 2.重大訊息當日發佈公告 3.每日專人接聽股東電話 |
供應/代工商 (商品製造關係) | 1.管理供應商與代工廠 2.產品追蹤追溯管理 3.食品衛生與品質保障 4.食品廠的廠房規格 | 1.定期拜訪評鑑供應商。 2.每次原物料入廠逐項品檢。 3.不定期會議討論產品品質。 |
員工 (勞資關係) | 1.勞資關係 2.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方式 3.遵守食安法規 | 1.定期溝通:每週部門會議/每月主管會議/每月經營會議 2.設立員工申訴信箱 3.不定期活動辦理/滿意度調查 |
廠區鄰居/NGO (社區關係) | 1.顧客安全與健康 2.用水與排放水的管理方式 3.物料再生 4.在地社區關係 | 1.每日專線接聽社區公益需求 2.不定期贊助/改善公益需求 3.不定期發動志工投入公益 4.不定期參與非營利活動 5.不定期接待參訪對話 |
政府/專家 (督導關係) | 1.採購國際標準認證產品原料 2.產品標示與行銷原則 3.勞雇關係 | 1.不定期配合政府機構查核 2.不定期參與政府機構政策或發展說明會 |
媒體/廣告/網路 (社會心理關係) | 1.顧客安全與健康 2.遵守食安法規 3.食品衛生與品質保障 | 1.不定期發佈媒體新聞資料 2.重大訊息當日官網公開回應 3.不定期辦理媒體說明會/餐敘 4.FB粉絲團訊息互動 |